医路不息 爱洒杏林—大秦肿瘤杨飞月

/ 本院新闻 / 2024年10月24日

在黔山秀水间,有这样一位医者,如同山间清泉,滋养了无数生命的绿洲。时光荏苒,贵州的医疗变迁见证着他的成长与坚守,他就是原贵州省人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现大秦肿瘤医院肿瘤科主任——杨飞月,一个在退休后仍选择重返岗位,用爱与专业继续照亮大秦肿瘤医院肿瘤患者生命之路的”“大秦人”。

除了传统的手术、放化疗、介入治疗之外,治疗肿瘤还需要哪些方法?

杨飞月答

首先是疼痛治疗,其次是营养支持治疗,第三是心理治疗。这些治疗我们统称为最佳支持治疗,对晚期患者尤为重要。有时候,甚至比抗肿瘤治疗更能使患者获益。恶性肿瘤的治疗应该以人为本,注重整体治疗。有治愈机会的,尽全力去争取;不能治愈的,尽力延长生存时间,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如何帮助、陪伴患者一起走过“抗癌”这条最煎熬、最漫长的路?

杨飞月答

我只想让他们感觉到医学不是冰冷的,医学是有温度的。虽然最终可能会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方,但我的目标是,让这条路长些,再长些。

大众对癌症往往感到谈“瘤”色变,认为它是绝症。您是如何认为的?

杨飞月答

实际上,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癌症已经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大多数癌症都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得了癌症不能一味恐惧逃避,也不能病急乱投医,要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和战胜疾病的信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治疗的关键。

初心如磐,世家子弟的“童年医学梦”到“职业热爱”

回溯往昔,七八十年代的贵州,医疗资源匮乏,就医难是家家户户的心头之痛。出身于林业矿务局子弟的杨飞月,亲眼目睹了家人求医的艰辛,正是这样的环境,激发了他对医学的无限热爱与追求。面对肿瘤学这一新兴而充满挑战的领域,他凭借一腔热爱,以选修课为起点,一步步深入探索,将这份选择化作了终身的事业追求。

微信图片_20241024141800

心系患者,医者大爱

在谈到肿瘤医生有何不同时,他提到:“与其他科室的医生相比,肿瘤医生的压力会比较大,无论是医疗上还是心理安慰上,肿瘤医生需要做很多工作。人生四件事,生、老、病、死,除了‘生’,后面的三件事在我们这里是‘常客’。”

“我会尽我所能给患者一个明确的治疗方案。“杨主任的话语质朴而坚定,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在肿瘤科这个战场上,他无数次与死神较量,用精湛的医术和不懈的努力,为患者争取每一线生机。

面对一个个被绝望笼罩的家庭,没有放弃,只有更坚定的决心。在杨主任的心中,患者永远是第一位的。每天,无论多忙,他都会亲自查看病例,参与科室讨论,对于疑难杂症更是毫不吝啬地邀请多学科会诊,力求为患者制定最优化的治疗方案。

微信图片_20241024141858

他常说:“一个好的医生,心里必须装着病人。”这份对患者的"爱",让他在近四十年中赢得了无数患者的尊敬与爱戴。

微信图片_20241024141943

疲惫之余,自然是最好的疗愈

当高强度的工作让杨飞月主任身心略感疲惫时,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解压方式——驱车旅行,亲近自然。山川湖海间,让心灵在广袤的自然中自由翱翔,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力量。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让他得以更好地回归岗位,继续前行在救死扶伤的道路上。

薪火相传,引领科室新篇章

他深知,医学的进步离不开传承与创新。因此,他亲自指导后辈,鼓励后辈们不断探索未知,勇攀医学高峰,致力于培养一支技术过硬、医德高尚的肿瘤治疗团队。

微信图片_20241024142036

在杨飞月主任的带领下,大秦肿瘤医院肿瘤科紧跟国际前沿,引入先进诊疗技术,如精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为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每一次诊疗方案的制定,都是团队智慧的结晶,更是对生命尊严的尊重。在这里,医生不仅是治疗者,更是倾听者、鼓励者,用爱与陪伴温暖着每一颗受伤的心。

如今,杨飞月主任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退休不褪色,余热映初心”的深刻内涵。在他看来,当下,肿瘤治疗已经步入精准医疗时代,他希望大家不要谈“瘤”色变,预防胜于治疗,并呼吁广大民众重视健康,定期进行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是对抗癌症最有效的武器。

未来,大秦肿瘤医院肿瘤科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让爱与希望在黔山秀水间传递不息。

微信图片_20241024142209

个人简介

杨飞月:大秦肿瘤医院肿瘤科主任

原贵州省人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美国麻省总医院美国肿瘤科主任第一期培训班毕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精准医学与肿瘤MDT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副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西部放射治疗协会放射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西部放射治疗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分会常务理事,贵州省医学会肿瘤分会常务委员,贵州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贵州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康复医学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乳腺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

从事肿瘤综合治疗37年。对各类实体肿瘤的综合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乳腺和妇科肿瘤的综合治疗,在宫颈癌的近距离放射治疗上有独到之处。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技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及贵州省科技厅、贵阳市科技局科研项目的研究。主持多项乳腺癌、妇科肿瘤的GCP项目。发表省级以上及SCI论文4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