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术” 仁心护航—大秦肿瘤肖家荣
/ 本院新闻 / 2024年10月11日
有这样一位医生,他用精湛的手术技艺为无数生命点亮希望之灯,以不懈的追求和深沉的热爱,在胸外科领域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问
在这四十载的从医生涯中,您大概参与及主刀过多少台大大小小的胸外科手术?
肖家荣答
参与的有上万台手术,自己主刀过也有上千台手术了。
问
没有人能保证手术一定成功,您在手术过程中给您自己最大的信念是什么?
肖家荣答
就是心中有数,在上手术台前,我会无数次在大脑里模拟手术过程。
问
在您选择手术方式时,会优先考虑什么——是疾病类型或者手术操作难度和安全性,还是患者个人意愿减少术后痛苦?
肖家荣答
其实这个应该综合考虑,第一,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的疾病需要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比如,一些较小的肿瘤可以通过微创手术或者放疗治疗,而较大的肿瘤可能需要采用开放手术。第二,不同的手术方式在操作难度和安全性上也有所区别。需要根据手术医生的经验和专业水平,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手术方式。第三,在满足治疗需要和保证手术安全性的前提下,还应该尊重患者个人意愿。
梦想启航:从贵州大山到医学殿堂
谈及学医的初衷,他笑言:“起初或许只是出于一时的冲动,但真正踏入医学的殿堂后,是那份对未知世界的无尽探索欲,以及渴望帮助他人、减轻病痛的深切愿望,让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医学这条不归路。”没有显赫的医学世家背景,但他却拥有一颗炽热的心和不懈的努力,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梦想照亮现实”的真谛。
肖家荣主任曾言,没有哪台手术能确保百分之百的成功。在他看来,医学之路永无止境。若真要谈及哪台手术最为成功,他愿意将其定义为那些能够让他在五年、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依然能看到患者健康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手术。
岁月磨砺:技艺精进,仁心不改
从医四十载,肖家荣主任已记不清自己亲手完成了多少台手术,但每一刀都凝聚着他对医学的热爱与对患者的深切责任。他深知,手术不仅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医生认知能力、判断力与人文关怀的综合体现。“技术或许能带我们走得更远,但真正能让患者感受到温暖与希望的,是那份超越技术本身的仁心。”他如此感慨道。
以患者为中心:手术台上的权衡艺术
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肖家荣主任始终将患者的利益置于首位。“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手术的成功率,更是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与心理感受。”他强调,安全性是基础,手术效果是关键,而减少术后痛苦则是提升患者满意度的重要一环。这种全面而细致的考量,正是他作为医者仁心的体现。
人生感悟:行走于刀尖上的舞者
在同事们的眼中,肖家荣主任是一位走路带风、外表冷峻却内心炽热的医生。他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医者,父母心也。”这简短的话语,不仅道出了他作为一名医生的初心与使命,更展现了他对医学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展望未来,他满怀憧憬:“我期望能在微创手术领域继续深耕细作,不断探索新的技术与方法,同时加强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更多患者带去健康与希望。”
在医学的征途中,肖家荣主任以匠心筑梦,以仁心护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的责任与担当。他深知,每一次手术都是对生命的庄重托付,唯有全力以赴,方能不负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与期望。在这条充满挑战与希望的道路上,他将继续前行,用爱与智慧照亮每一个生命的角落。
个人简介
肖家荣:大秦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
原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主任,中华结核病防治协会胸外科委员,中国医师学会肿瘤多学科诊治委员会首届全国委员;贵州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医学会胸心外科学分会腔镜组副组长,曾经同时兼任几家医院胸外科名誉主任。主持并完成多项省级科研课题,发表论著数十篇。
从事胸外科工作、科研及教学30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漏斗胸及脓胸的治疗,成功实施了多项高难度手术:包括肺部复杂疾病的精准诊断与手术干预,如肺段、肺叶及全肺切除手术,以及挑战性的心包内血管处理肺切除、袖式肺叶切除、隆突切除重建术、气管肿瘤切除与局部晚期肺癌扩大根治术等;在食管外科领域,能够熟练完成上、中、下段食管癌的根治性手术及多种食管重建术,如结肠代食管手术;同时,擅长处理巨大纵隔肿瘤切除、漏斗胸与鸡胸的矫治、各类膈疝修补术及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胸腺切除加纵隔脂肪清除等四级高难度手术。作为贵州省胸腔镜微创手术的先驱,已成功救治了大量胸壁外伤、胸壁胸膜疾病、肺癌及食管疾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