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晓之光:泌尿外科何坚团队突破“雷区”,成功摘除嗜铬细胞瘤!
/ 本院新闻 / 2024年10月10日
在众多引发恶性高血压的元凶中,有一种鲜为人知的疾病——嗜铬细胞瘤,正悄然地成为高血压的隐形杀手。嗜铬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嗜铬组织的肿瘤。这种肿瘤虽不常见,但其对血压的极端影响却不容忽视。当肿瘤受到刺激时,会大量释放儿茶酚胺类物质(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这些物质如同体内的“升压器”,瞬间提升血压至危险水平,甚至引发高血压危象,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嗜铬细胞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通过彻底切除肿瘤,可以消除儿茶酚胺的异常释放,从而根治高血压。然而,手术治疗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如术中血压波动大、术后并发症多、甚至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等。
近日,泌尿外科何坚主任带领团队突破这一“雷区”,成功实施了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
案例故事
腹胀不适,怀疑嗜铬细胞瘤>>
患者谭先生,58岁,两月前因腹胀不适而就医。经过当地医院的腹部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为腹膜后占位性病变。为求进一步治疗,谭先生来到我院泌尿外科就诊。
何坚主任接诊后,迅速安排患者入院,并全面完善了相关检查。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最终确诊为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是个啥瘤?该怎么治啊?”谭先生及家属第一次听到嗜铬细胞瘤感到异常陌生。在何主任的耐心解释和充分沟通下,患者及家属建立了对手术的信心,并表达了强烈的手术意愿。
多学科合作,直面高危肿瘤>>
手术难度之大,风险之高,何坚主任立即组织普外科区、综合内科、重症医学科、麻醉手术中心等科室组成多学科(MDT)团队,对患者病情进行充分的评估和会诊。
由于患者的肿瘤位于右侧腹膜后,紧贴腹下腔静脉、并且主动脉也受压、与右肝下缘、肝结肠韧带、横结肠、十二指肠、腔静脉粘连,手术难度很大,存在血管损伤大出血、脏器损伤的风险。
此外,麻醉诱导、术中操作及挤压肿瘤时,均可能刺激肿瘤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类物质,进而引发血压急剧升高;而肿瘤切除后,儿茶酚胺的释放量又会骤然减少,导致血压急剧下降,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心脑血管事件乃至休克,危及患者生命。
为确保手术的成功进行,综合内科蹇主任协助患者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术前准备,有效控制了患者的血压并恢复了血管容量,使患者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了手术要求。同时,何坚团队也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并准备了多种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麻醉手术中心团队针对术中可能出现的血压剧烈波动,设计了精细的麻醉管理计划,力求在手术全程中保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精细操作,步步为营
9月25日,在多学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何坚主任带领团队为谭先生成功实施了右侧肾上腺肿物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
术中,何主任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地剥离肿瘤成功避开了周边的重要血管和脏器。经过近3小时的精心操作,顺利将大小8×5×4cm的肿物完整切除。
(提醒:图片可能引起不适,请谨慎点开)
术后患者转入ICU病房进行密切监护,在ICU医护人员与泌尿外科团队的紧密协作下,第五天,谭先生便能够下床活动,现已治愈出院。
每一次成功的手术背后,都是医者无数次的演练与准备,是团队默契无间的配合,更是对生命无尽的热爱与执着。接下来,泌尿外科何坚主任及其团队将继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大医精诚”的深刻内涵,如同破晓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了病痛的阴霾,照亮了患者康复的道路。
专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