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装放疗
后装放射治疗(Afterloading Brachytherapy)是近距离放射治疗的一种形式,属于肿瘤放射治疗技术范畴。其核心流程分为两步:
1. 放置施源器:医生先将中空的施源器(导管或容器)置入患者体内肿瘤部位或邻近区域(如宫颈、前列腺、乳腺等)。
2. 导入放射源:通过远程控制系统,将密封的放射性物质(如铱-192、碘-125等)自动送入施源器内,对肿瘤进行直接照射。
技术特点
1. 准确靶向
放射源直接贴近肿瘤区域,可向病灶输送高剂量辐射,同时减少对周围健康组织的损伤(基于剂量随距离快速衰减的物理特性)。
2. 治疗模式
→高剂量率(HDR):单次短时照射(分钟级),通常需多次治疗。
→低剂量率(LDR):放射源长期留置(数小时至数天),需住院隔离防护。
3. 微创性
→施源器通过腔镜、穿刺等微创手段放置,无需开放手术。
适用场景
该技术常用于以下肿瘤的局部强化治疗,通常联合外照射放疗、化疗或手术:
妇科肿瘤:如宫颈癌(国际标准治疗方案之一)
前列腺癌
头颈部肿瘤(如鼻咽癌、舌癌)
乳腺、皮肤、软组织肿瘤的局部辅助治疗
部分腔内或管腔肿瘤(如食管癌、支气管癌)
贵州大秦肿瘤医院肿瘤中心
贵州大秦肿瘤医院肿瘤中心,凭借先进技术、专业团队与优质服务,近年来,联合放疗中心为众多肿瘤患者点亮希望之光。肿瘤中心与放疗中心汇聚了一批来自省内外的顶尖专家,他们在肿瘤治疗领域均拥有深厚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副院长兼放射治疗中心主任由原贵州省人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杨飞月担任,他在美国麻省总医院美国肿瘤科主任第一期培训班毕业,在国内外肿瘤学术领域担任多项重要职务,从事肿瘤综合治疗近四十年,对各类实体肿瘤的综合诊治经验丰富,尤其擅长乳腺和妇科肿瘤的综合治疗,宫颈癌的近距离放射治疗。
肿瘤三科主任李雪松是省中医多学科研究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实体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和肿瘤全身骨转移水泥填充修复治疗。
在他们的带领下,肿瘤团队这支专业的技术队伍,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高质量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