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肿瘤
碘125粒子植入治疗是一种近距离放射治疗技术,通过将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碘125的微小粒子精准植入肿瘤内部,利用其持续释放的低剂量辐射杀死癌细胞,适用于无法手术的实体瘤或复发性、转移性肿瘤。
一、治疗原理与特点
1.放射性杀伤:碘125释放低能量γ射线,半衰期约60天,可在肿瘤内部持续辐射(约3-6个月),直接破坏癌细胞DNA。
2.精准性高:粒子通过影像引导(如CT、超声)植入,辐射范围集中在肿瘤区域,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
3.微创操作:通过穿刺针将粒子植入,无需开刀,术后恢复快,适合体质较弱或高龄患者。
二、适用人群与适应症
1.主要适应症:
前列腺癌(尤其早期局限性肿瘤);
头颈部肿瘤(如鼻咽癌复发);
肺癌、肝癌、胰腺癌等无法手术的实体瘤;
骨转移癌的局部控制。
2.禁忌症:
肿瘤体积过大或广泛转移;
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妊娠期或计划短期内生育者。
三、治疗流程
1.术前规划:通过影像学检查确定肿瘤位置、大小,计算所需粒子数量及分布方案。
2.粒子植入:在影像引导下,用穿刺针将粒子按计划植入肿瘤内,通常需局部麻醉,手术时间约1-2小时。
3.术后观察:留院1-2天监测有无出血或感染,术后1个月复查影像评估粒子位置及肿瘤变化。
4.长期随访:定期检查辐射剂量衰减情况,监测肿瘤控制效果及潜在副作用。
四、优势与风险
1.优势:
微创: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持续作用:辐射时间长,对增殖缓慢的癌细胞更有效;
保留器官功能:如前列腺癌治疗后可保留排尿及性功能。
2.潜在风险:
短期反应:植入部位疼痛、局部水肿或轻微出血;
远期风险:邻近器官放射性损伤(如直肠炎、尿道狭窄);
罕见情况:粒子移位或脱落(需严格术后防护避免影响他人)。
五、注意事项
1.术后防护:
1个月内避免与孕妇、儿童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辐射安全距离>1米);
粒子完全衰变(约1年后)无需特殊防护。
2.疗效评估:
肿瘤缩小或稳定通常需3-6个月显现,需结合影像学及肿瘤标志物综合判断。
六、与其他治疗方式的联合
碘125粒子常与外照射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联合使用,提高局部控制率。例如,对晚期胰腺癌,粒子植入可缓解疼痛并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