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介入治疗肿瘤:直击病灶,减小创伤

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医疗技术,通过皮肤或体腔的小切口,借助影像学设备(如X光、超声或MRI)的引导,将导管、支架或其他微型器械送入体内特定部位进行治疗,在体内进行“维修工作”。

泌尿外科与肾内科
图片
图片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开通阻塞的血管、止血、修复损伤的组织、直接向肿瘤输送药物或放射性物质等。介入治疗因其优势,已成为许多疾病治疗的可选方案之一,如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癌症等。

介入治疗涉及范围较为广泛,可用于治疗血管性疾病和非血管性疾病

血管性疾病包括动静脉狭窄或闭塞、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急性动脉出血性疾病、门脉高压、颅内血管性疾病等。

非血管性疾病包括良恶性肿瘤,如原发性肝癌、肺癌、胰腺癌、子宫肌瘤等。

图片
图片

肿瘤消融术是在明确肿瘤的部位和性质后,在影像引导下,通过经皮穿刺技术或聚焦技术瞄准肿瘤,并利用物理或化学等手段,破坏肿瘤细胞。具体可分为射频消融术、超声聚焦消融术、冷冻消融术、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术、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术、微波消融术、1125粒子植入术、非血管管腔狭窄扩张成形术、穿刺引流术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微创治疗的要求日益增高,多种新型介入治疗手术方式正不断涌现。

图片
图片

射频消融术(RFA):是热物理消融代表性技术。射频针准确穿刺到瘤体后,射频针与发生器连接后发出频率波,激发肿瘤组织细胞内离子振荡,离子间相互撞击摩擦起热,局部达到高温,使局部组织脱水,凝固坏死;同时还可在肿瘤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间形成凝固带,切断肿瘤血供。

介入科
图片

超声聚焦消融术 (HIFU):是一种非侵入性局部热消融技术,具有超声波穿透力强、易聚焦等特点,将能量密度较低的声束汇聚至体内肿瘤靶区,使肿瘤局部产生瞬间高温,并通过热效应、机械效应等复合效应造成肿瘤组织凝固性坏死或损伤。

图片
图片

冷冻消融术:也称为氩氨靶向治疗技术,是一种低温消融技术,是指局部应用液氮或氩气使瘤体区域通过超低温技术干预,通过超低温导致肿瘤快速形成不可逆的凝固性坏死冷冻区,使细胞变性、崩解和死亡。

图片
图片

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术(PEI):PEI实现肿瘤局部根治的原理是高浓度乙醇能够渗透入肿瘤组织并迅速引起细胞脱水、血小板聚集,从而引起组织坏死、小血管栓塞以及纤维组织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