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指南】精准介入(灌注栓塞+粒子植入)联合放疗,成功清除肺部肿瘤

71岁的刘大爷(化名)因持续性咳嗽就诊,经检查确诊为小细胞肺癌晚期(1、未分化型 2、神经内分泌分化)。由于肿瘤位置复杂且已失去手术机会,贵州大秦肿瘤医院副院长李雪松团队为其制定了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采用介入治疗技术(灌注栓塞+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放疗),成功清除肿瘤病灶。治疗后,刘大爷的肿瘤体积显著缩小,咳嗽症状缓解,Karnofsky评分(评估生活质量)明显提升。目前患者病情显著好转,已顺利出院。

微信图片_20250515094052

微信图片_20250515094115

研究显示,类似联合方案的1年生存率可达84%以上,且不良反应可控。此案例不仅验证了微创介入在晚期肺癌中的有效性,也凸显了以下趋势:  

1、技术融合:局部治疗(栓塞、粒子)与全身治疗(化疗、免疫)的结合是未来方向;  

2、个体化策略:需根据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及患者耐受性动态调整方案。

治疗方案的核心技术

1、灌注栓塞(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灌注栓塞是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技术,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肿瘤供血动脉,随后用栓塞剂阻断血流。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  

精准给药:化疗药物高浓度集中于肿瘤区域,杀伤力较全身化疗提升数十倍;  

双重作用:栓塞剂阻断肿瘤血供,导致缺血性坏死,同时延长化疗药物滞留时间;  

创伤小:仅需局部麻醉,术后恢复快,尤其适合老年或体弱患者。

微信图片_20250515094232

2、放射性粒子植入(125I粒子)

125I粒子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通过穿刺技术植入肿瘤内部,持续释放γ射线(半衰期60天),近距离杀伤肿瘤细胞。其特点包括:  

精准放疗:辐射半径仅1.7厘米,最大限度保护正常组织;  

长效控制:粒子持续作用6个月以上,抑制肿瘤复发;  

微创性:无需开刀,术后并发症少,患者耐受性高。

在刘大爷的案例中,两种技术联合应用形成“化疗+栓塞+内放疗”的多维打击模式,显著提升了局部控制率和生活质量。

微信图片_20250515094337

李雪松副院长:介入治疗专家

李雪松是贵州大秦肿瘤医院副院长,贵州省中医多学科研究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介入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青年委员。

1. 专业背景与学术成就

他深耕肿瘤微创治疗领域,尤其擅长介入医学技术,率先在贵州省开展了多项前沿技术,如CT引导下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术、骨转移骨水泥填充术等,填补了省内空白,并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获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临床实践与患者关怀 

他主导的介入治疗技术帮助多名患者改善生活质量,一位肝癌患者通过肝TACE治疗后恢复行走能力。

综合评价

李雪松副院长在肿瘤微创治疗领域处于省内领先地位,同时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跨界合作的前瞻性思维,推动了大秦肿瘤医院在专业建设与社会服务方面的双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