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指南】肺癌多次基因检测结果不一致?
肺癌基因检测的常见方式及差异
肺癌基因检测有多种方式。穿刺活检和气道镜取肿瘤组织是获取肿瘤组织样本进行检测的经典方法,它们的优势在于能够直接从肿瘤实体上取材,所得到的结果往往被认为可信度较高。
与之相对的是血液检测,对患者身体负担较小,尤其是对于一些晚期身体虚弱、难以耐受有创操作的患者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血液中的肿瘤 DNA 含量相对较低,导致检测结果可能出现偏差。
不同检测方式结果不一致的应对策略
一般情况下,组织检测的结果会更具参考价值。如果穿刺活检发现了某个特定的基因突变,而血液检测却没有,此时医生大概率会依据穿刺活检的结果来考虑后续的靶向治疗方案。
检测时间点对结果的影响及处理方法
除了检测方式,检测的时间点也是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肺癌细胞可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的遗传物质时刻处于动态变异之中。随着治疗的推进,无论是手术、化疗、放疗还是靶向治疗,肿瘤细胞都在努力 “适应” 这些外界的的干预,进而发生新的基因突变。不过,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完全忽视之前的检测结果,前后结果对比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肿瘤细胞的进化轨迹。
检测样本差异引发的问题及解决之道
即使采用相同的检测方法,不同的检测样本本身也可能存在差异,进而引发结果不一致。一次穿刺可能取到了富含突变基因的组织,而另一次穿刺由于取材位点稍有偏差,得到的结果就截然不同。必须结合影像学检查显示的肿瘤大小、形状、位置变化,患者自身的症状改善或恶化情况,以及血液学指标的波动等,进行综合判断。
面对突变结果不一致的抉择原则
当面对连续短时间内两个不一致的基因检测结果时,通常建议倾向于以有突变的结果为准。但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突变都能带来理想的靶向治疗效果。现实中,肿瘤细胞内常常存在多种突变并存的情况,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有可能导致原本有效的突变失去靶向治疗的敏感性。
【此内容除了解医讯外,本院不承担相关责任】
【部分文字来源于:肿瘤免疫细胞治疗资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