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指南】老年人更容易患癌?怎么预防?

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呈现增长。当老年人遇到肿瘤,该如何预防和面对?

老年人是癌症的高发人群

数据显示,恶性肿瘤患者及每年因癌症死亡人数中约2/3为老年人。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老年人群在肿瘤患者中所占比率亦将越来越高。由此,可见年龄是恶性肿瘤发生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老年人在癌症面前为何“高发”?

研究发现,肿瘤与年龄密切相关,老年人发生肿瘤的危险是中青年的十几倍。目前认为,老年人恶性肿瘤高发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 致癌因子的累积作用。生活中常见的5大类致癌因素中饮食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可归因比例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所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递增而上升。

● 老年人器官功能减退。如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对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功能下降,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能力下降,突变细胞在体内转化为癌细胞,形成了老年人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 组织细胞易感性增高。老年人多伴有组织细胞的退行性改变,生理功能下降,对致癌物质的防御功能下降,相对增加了老年人对致癌物质的易感性。

● 端粒不断缩短。端粒是染色体末端重复的一段非编码碱基序列。细胞每分裂一次,染色体末端就有约40~100bpDNA丢失,当缩短到一定程度时,启动细胞内DNA损伤反应,激活细胞衰老过程。随着端粒的不断缩短,会致使细胞内的基因组无法维持在稳定状态,最终导致细胞老化、死亡或癌变。

● 自由基引起细胞氧化应激。衰老是代谢产物自由基攻击生命大分子造成组织细胞损伤引起。自由基引起的细胞氧化应激,也是诱发肿瘤等恶性疾病的重要原因。

老年人罹患癌症有什么不同?

就罹患癌种来讲,目前老年人群中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男性肺癌居首位,其次是肝癌、胃癌和结肠癌等;在女性居首位为乳房癌,其次为肺癌和消化道肿瘤。

相比年轻人,老年人罹患肿瘤有其相对的临床特点:

● 隐匿性强。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反应迟钝,疼痛耐受性强,往往容易忽视肿瘤的不典型症状和体征,发现时多为中晚期,因此老年肿瘤患者临床分期相对较晚。

● 发展相对缓慢。临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与老年人群细胞增殖缓慢,而年轻人细胞增殖快的细胞生物学特点有关。

● 骨转移发生率及感染率高。老年人一般都患有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转移。老年肿瘤患者因体质虚弱,很容易合并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因此,老年肿瘤患者对这两种情况应给予高度警惕。

微信图片_20241016100234

● 易出现营养不良。许多老年人由于饮食量少,能量不足,导致抗病能力低下,再加上恶性肿瘤的消耗,因此老年肿瘤患者常出现营养不良现象。

微信图片_20241016100328

老年人面对癌症如何正确处理?

1、健康体检很重要

老年患者宜接受定期针对肿瘤的健康体检,对身体出现的不适情况应首先排除肿瘤的存在,切勿以“老毛病或衰老”搪塞过去,以免耽误诊断。另外,老年人若出现乏力、贫血、胸闷、腹胀、排尿困难等症状,应接受专科肿瘤排查。

2、患者和家属心态要积极

癌症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是根据癌症期别、患者身体状况等多重因素考虑的,如果癌症发现早、治疗效果佳,应该积极面对和配合治疗。

3、切勿盲目放弃规范治疗

由于机体老化进程中表现出高度的个体差异,人体年龄并不能准确的反映生理年龄和生理功能状态。循证医学研究表明,高龄本身不应该是排除能够改善生活质量或导致老年患者生存获益的有效治疗的唯一标准。对于能够耐受治疗的患者,可选择的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关键是在治疗前,必须科学准确地评价其机体综合状态,就是通过对老年个体的生理特点、疾病特点、活动能力、认知能力、既往病史、营养状况、合并症情况及药代动力学特征等进行综合评价。

【部分文字来源于:中国居民癌症防控行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