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指南】胰腺癌是最“内向”的癌
被称为“癌症之王”胰腺癌为何如此凶险?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肿瘤。据了解,胰腺癌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 介入治疗和最佳支持治疗等。
胰腺癌在中国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患者平均生存期仅半年左右。绝大多数胰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晚期。早期胰腺癌患者与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有显著差别。
为什么胰腺癌患者生存率这么低?这其中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胰腺藏于后腹膜,且胰腺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二是由于胰腺癌的自然病程发展非常快。也就是说,早期发现胰腺癌的窗口期非常短。
呈年轻化趋势如何提早发现胰腺癌?
“发现难”是胰腺癌的一大特点。早期胰腺癌缺乏特异的症状和体征,当出现上腹或背部疼痛、恶心、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黄疸、新发糖尿病或原有糖尿病突然加重、体重明显下降、大便性状改变等,建议到医院做进一步筛查。
目前胰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胰腺癌发病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长期吸烟,高龄,高脂饮食,体质量指数超标、慢性胰腺炎或伴发糖尿病等是胰腺癌可能的非遗传性危险因素。家族遗传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
“吸烟的量越大,胰腺癌发病率就越高。嗜酒,尤其是有酒精代谢异常(一喝酒就脸红)的人,也得警惕胰腺癌的发生。”职业暴露、糖尿病、慢性胰腺炎、胰腺囊性肿瘤、遗传因素等也可增加胰腺癌的发生率。
因此,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三高饮食,不吸烟,坚持锻炼身体,忌暴饮暴食和酗酒。
“善于伪装”的胰腺癌出现哪些症状应警惕?
第一,腹部不适或腹痛是常见的首发症状。多数胰腺癌患者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隐痛、钝痛和胀痛等。易与胃肠和肝胆疾病的症状混淆。若还存在胰液出口梗阻,进食后可出现疼痛或不适加重。中晚期肿瘤侵及腹腔神经丛可导致持续性剧烈腹痛。
第二,消瘦和乏力。胰腺癌患者在疾病初期即有消瘦、乏力、体质量减轻,与缺乏食欲、焦虑和肿瘤消耗等有关。
第三,消化道症状。当肿瘤阻塞胆总管下端和胰腺导管时,胆汁和胰液不能进入十二指肠,常出现消化不良症状。胰腺外分泌功能损害可能导致腹泻。晚期胰腺癌侵及十二指肠,可导致消化道梗阻或出血。
第四,黄疸。与胆道出口梗阻有关,可伴有皮肤瘙痒、深茶色尿和陶土样便。
此外,部分患者可伴有持续或间歇低热,且一般无胆道感染。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血糖异常。
【部分文字来源于:央视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此内容除了解医讯外,本院不承担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