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指南】一个经常“心慌”的人,问题可能不只在心脏!5 种情况要提高警惕

无论是在工作中、生活里,还是运动后,“心慌”都会突然袭来,让人感到不安。“心慌”,这种感觉仿佛心脏在胸腔里跳动得异常剧烈,甚至能感受到每一次心跳的强烈震动。它不仅让人感到不适,还会引发焦虑和担忧。

微信图片_20240822094724

什么是“心慌”?

“心慌”又称心悸,你可能会感觉到心脏在胸腔里剧烈跳动,甚至能够清晰地数出每一次心跳的节奏。通常情况下,心脏跳动是平稳而有规律的,但是某些情况下,心跳会突然加快、变慢、漏拍或是强度变强,让人感到不适和紧张。

微信图片_20240822094817

哪些因素会让你“心慌”?

生理性因素导致的“心慌”,不必过于担心

生理性因素导致的“心慌”,往往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情绪波动有关。

剧烈运动后,心脏需要加快血液循环来满足身体的需求,心跳自然会加速。

微信图片_20240822094859

情绪波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无论是紧张、焦虑,还是兴奋、恐惧,都会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心跳加速。

此外,摄入咖啡因、酒精或尼古丁等刺激物,也会导致心跳加速,出现“心慌”的感觉。

以上这 3 类生理性因素导致的“心慌”通常不用担心,我们停掉引起“心慌”的因素,稍作休息就会恢复过来。

病理性因素导致的“心慌”,要警惕!

分为五大类: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心身疾病、全身性疾病以及药物的影响。

①心律失常:由于心跳过快、过慢和不规则导致人主观感受到心跳,引发“心慌”。

②结构性心脏病:诸如心肌病、瓣膜病、心力衰竭等,由于心脏本身结构出了问题,需要更快或更强的心跳来满足身体供血,因此会出现“心慌”。

③心身疾病:诸如焦虑症、抑郁症、惊恐发作等也有可能导致心慌。

④全身性疾病:可以引起心慌的疾病有很多,像可以直接调节心脏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需要心脏增强供血的贫血、低血压、低血糖等都可能引起“心慌”。

⑤药物作用:“心慌”也有可能是某些药物的副作用直接影响控制心脏的神经。

“心慌”时应该怎么处理?

当“心慌”突然袭来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过度惊慌。“心慌”的原因多种多样,大部分情况下并不是严重的健康问题,我们只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应对。

1.当感觉到“心慌”时,尽量先放松自己,避免或停止可能诱发心慌的因素,比如剧烈运动、酒精、咖啡。

2.如果“心慌”经常出现,建议记录下每次发作的情况,包括发作时间、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3.一般而言,偶尔发作、每次仅有数秒钟的心悸,不需要过于担心,但如果患者本身有心脏病史、心悸持续时间很长、静止心率高于 100 次/分钟,那就需要及早去医院接受相关的心脏检查。

4.若心悸合并发生胸痛、胸闷、手臂、脖子、上背疼痛、严重呼吸困难、头晕或冒冷汗的状况,请立即就医。 

【以上发布信息仅供参考,因内容引起的任何纠纷与本院无关】

【此内容除了解医讯外,本院不承担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