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指南】喝酒脸红?这类人更易致癌!
有的人,小酌几口就开始脸红,
很多人把“喝酒脸红”
当成酒量不好的表现,
其实这与酒量大小无关,
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
研究表明,脸红的人酗酒,
会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
呼吁喝酒脸红的人尽快戒酒!
喝酒脸红竟是基因突变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 乙醇进入人体后,首先由乙醇脱氢酶将乙醇氧化成乙醛,然后再由乙醛脱氢酶将乙醛氧化成乙酸,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东亚常见的两种基因突变(ALDH2和ADH1B)会降低一个人对酒精的耐受性,与饮酒后面部发红有关,缺少它会降低人体分解乙醛的能力,从而导致乙醛在血液中积聚,从而引起人体对毒素的反应,即面红耳赤。更值得注意的是,ALDH2突变在东亚人群中普遍存在。
半数亚洲人在饮酒后会出现这种亚洲红脸,在中国普遍存在,而在其他种族里却很少见到,这是基因的因素,亚洲人乙醛脱氢酶基因出现突变,导致体内不足,欧美人士却极少有这类突变,因此乙醛脱氢酶相对较多。
乙醛堆积,患癌风险增加
根据有关研究发现,亚洲人容易得胃癌的两个重要因素:生活习惯(长期饮酒)和遗传突变(ALDH2、CDH1)。
喝酒脸红的人,即使只是少量饮酒,患上胃癌的风险也会显著提高。
为什么缺乏乙醛脱氢酶的人群酗酒就更容易得食管癌?其实,酒精本身不是致癌物质,其代谢过程中的乙醛与致癌关系密切。
很多人一喝酒就脸红,这些人身体内部缺少乙醛脱氢酶。在喝酒后很容易感到恶心、心跳加快等。如果继续喝酒,因为缺少相应分解酶的作用,酒精会分解成一种有害的化学物质,对食道造成损伤,长此以往就可能引发食道癌。
研究表明,三分之二的食道癌患者是酗酒的ALDH2突变者,即缺乏乙醛脱氢酶的群体,并且长期随访发现,长期酗酒的ALDH2突变者患食管癌的几率倍增。
喝酒脸红的人,多喝几次就能练出来酒量。这个观点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刚开始饮酒的时候会出现脸红、心悸等症状,由于长期饮酒,会提高对乙醛的耐受性,继而大量饮酒,乙醛不能被代谢长时间堆积在体内,增加致癌风险。这些人更容易得咽癌、食管癌、胃癌。因此,喝酒脸红者更应该引起重视,最好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