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会传染吗?

要想明确肝癌到底有没有传染性,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肝癌,什么是传染病,才能知道肝癌是否具有传染性。

1.什么是肝癌?

肝癌是指肝脏的恶性肿瘤,根据肿瘤的来源,可以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发生在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癌肿,包括肝细胞来源、胆管细胞来源的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是指肝脏以外的其它部位的恶性肿瘤,通过血液淋巴系统或者是直接侵犯转移到肝脏的,称为继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病因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黄曲霉毒素污染和家族史及遗传因素等。此外,长期饮酒、食用某些致癌的食物药物、长期重度脂肪肝以及具有肝癌家族病史的人群是肝癌的高发人群。

2.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传染病进行传播需要具备三大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通常是指致病病原体或者具有传染性的已感宿主,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已感个体、感染者体液及排泄物、感染者所污染到的物体,以及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土壤传播、垂直传播(母婴传播)、体液传播、粪口传播等。

3.肝癌是否具有传染性?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肝癌本身不具有传染性,因为肝癌患者是其自身细胞产生异变、异常增殖的结果,并无病原体的排出,不会对周围人群造成威胁,因此肝癌是不会传染的。但肝癌患者若同时伴有病毒性活动性肝炎时具有传染性,但其传染的原因是病毒性肝炎而非肝癌,因此不能认为肝癌是传染性疾病。综上,肝癌是不具有传染性的,接触肝癌患者也不会感染肝癌。由于病毒性活动性肝炎是具有传染性的,因此在与病毒性活动性肝癌患者接触时应注意自身防护。

肝癌尽管不是传染病,但研究显示肝癌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也就是说如果家里有患肝癌的,那么他的家人再患肝癌的几率会比正常人高很多。此外,肝癌家族史也是肝癌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如果有肝癌家族史,那在相同的致癌因素的刺激下,其后代患肝癌的几率将高于无家族史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乙肝病毒感染、饮食习惯、生活环境等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乙肝病毒感染,它对于肝癌的家族聚集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家族史的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预防和治疗肝炎

具有肝癌家族史者,一定要注意做好乙肝的预防工作。及早接种乙肝疫苗是至关重要的预防措施,此外应注意尽量不要和别人共用接触性物品,尤其是牙刷或剃须刀等。

2、健康生活方式

具有肝癌家族史者,注意合理安排和调整生活,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饮食方面不要吃霉变的食物,少吃油炸的、烟熏的、烧烤类食物。

3、控制烟酒的摄入

具有肝癌家族史者,患肝癌的几率相对大一些,在日常生活中戒烟戒酒,因为烟酒就会让肝脏的负荷加重,从而给肝脏正常的功能造成影响,最终可能导致肝癌,因此控制烟酒工作一定要做好。

4、定期进行筛查

肝癌防治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但一般来说肝癌在早期是没有明显症状的,易被忽视,因此定期检查成为及时发现疾病的手段。对于高危人群来说,每半年进行一次肝脏影像学及肝功能检查,以尽早发现肝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