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肿瘤介入治疗

当人们听到自己的身体长了肿瘤的时候,往往会闻之色变。恶性肿瘤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存活率较低的致命疾病,不仅难治愈,还会给患者们带来极大的痛苦。目前,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越来越高,在临床上已经见怪不怪了。面对肿瘤,我们熟知的有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几种方法,但这些方法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对身体的其他组织造成损伤,带来一系列毒副反应,如恶心呕吐、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等。那么,有没有一种效果好,对身体损害又小的治疗手段呢?下面这篇文章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肿瘤的介入治疗,一种不用开刀的手术。

什么是肿瘤介入治疗?

肿瘤介入治疗指的是通过介入治疗的方法治疗肿瘤,一般是在血管造影、CT及腹腔镜等影像技术引导下,将超声、微波或化疗药物精准作用在肿瘤部位,从而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目的。

肿瘤介入治疗属于一种新型局部用药治疗方法,跟传统的化疗治疗方案相比较而言,治疗的精准度更高,可以有效减少对身体其他部位正常细胞造成的损害,具有恢复快、创伤小、感染几率低等优势,还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质量和存活时间。

肿瘤介入治疗可分为血管内介入和非血管内介入两类:

1.血管内介入疗法

血管内介入疗法主要包括血管内药物灌注术、血管内栓塞术等,即将特质的导管直接插入肿瘤的供血动脉中,并通过导管注入抗癌药物,将癌细胞直接杀死;或直接切断肿瘤的血液供应,让其无法获取生存所需要的营养和养分,慢慢停止生长、缩小、坏死,甚至消失。此外,还可实行双介入,即肿瘤化疗栓塞术,这是临床上应用最多的肿瘤介入治疗技术,它是将抗癌药物与栓塞剂结合在一起注入体内,这样不仅能够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还能延长药物在肿瘤区的停留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2.非血管内介入疗法

非血管内介入疗法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各种器械,对肿瘤脏器进行诊断和治疗。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经皮穿刺直达肿瘤内进行活检,明确诊断肿瘤或治疗,治疗常用肿瘤内注射药物、射频消融或放射粒子植入,达到直接杀灭肿瘤的目的。二是通过人体与外界相通的腔道或穿刺技术,对肿瘤引起的腔道狭窄或闭塞的治疗,即进行管腔扩张和内支架成型术。例如:食管癌进行食管支架术治疗,达到消除进食困难,恢复正常饮食的目的。

肿瘤介入治疗有什么优势?

1、创伤小:患处部位留下1—2mm的伤口。术后半小时可活动,甚至八小时可恢复到术前的水平,不影响日常生活,特别适合年纪大或对手术不耐受的患者。

2、准确性高:在影像设备的帮助下进行,准确地定位到肿瘤部位,最大限度保护肿瘤周围组织器官的完整性。

3、效果明显:血管内药物灌注是通过动脉直接注射药物,与全身静脉化疗相比,可以将局部药物浓度提高十几倍,治疗效果更好。

4、副作用小:我们都知道,手术切除肿瘤创口大,恢复时间长,放化疗也会在消灭你癌细胞的同时伤及正常细胞,使身体出现各种副毒反应。而介入治疗不仅毒副作用低,对身体的伤害小,也不会出现什么相关并发症。即使治疗后出现发热、恶心等不适症状,几天后也会逐渐消失。

5、适用范围广:肿瘤介入治疗范围涵盖了肝癌、肺癌、食管癌、胃癌、宫颈癌、妇科肿瘤等基本全身的实体肿瘤。对于中晚期肿瘤,通过介入治疗可以使其缩小,实现“与瘤共存”;而有些患者由于身体原因,不适合手术,也可以通过介入治疗达到根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