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救赎:一位肾病患者的重生之路

/ 本院新闻 / 2025年03月20日

34岁的小徐(化名)站在贵州大秦肿瘤医院的肾内科,手中紧握着一面锦旗,虽然戴着口罩却挡不住脸上的笑容。锦旗上金灿灿的大字,是他对肾内科雷永生医生最深沉的感激。这一刻,距离他浑身浮肿、连病床都爬不上去的绝望时刻,仅仅过去半个月。

微信图片_20250320141534

一、被透支的青春

18岁确诊肾病时,至今清晰得令小徐窒息。体检报告上刺眼的"尿蛋白3+"像一道血色预警,可年轻气盛的他总觉得自己能"扛过去"。熬夜打游戏到凌晨、炸鸡可乐当主食、空腹灌冰啤酒......这些"年轻人的标配"成了加速肾脏衰竭的催化剂。直到某天晨起发现双腿肿得穿不进裤子,他才惊觉十几年放纵的代价如此沉重——血肌酐值突破900μmol/L,双肾萎缩到不足正常体积的1/3。

二、生命线上的摆渡人

2025年初春,肾衰竭的小徐是坐着轮椅被家人推进贵州大秦肿瘤医院的。接诊的肾内科雷永生医生记得,这个蜷缩在轮椅上的患者连抬手测血压都颤抖不止,皮肤透着青灰色。"再拖半个月,可能连透析机会都没有了。"雷医生连夜制定了治疗方案。

每周三次的透析成为生死拉锯战。雷医生总会提前半小时到岗检查设备参数,透析时全程守在床边观察小徐的生命体征,即使早就过了下班时间,也依然守着。

微信图片_20250320141632

三、锦旗背后的新生

经过16天住院治疗和规范化透析,小徐的体重从入院时的89公斤(其中12公斤为水肿)逐渐回归正常,肌酐值稳定在500μmol/L左右。比生理指标更珍贵的是医患间流淌的温情:雷医生会教他计算食物含水量,甚至牺牲午休时间讲解居家护理要点。患病十几年,小徐可以说是久病成医,在他看来,雷医生不但很专业,而且人很好,很负责。

 "以前总觉得医生冷冰冰的,直到看见雷医生白大褂里穿的是透析室备用的手术衣——他怕我半夜突发状况,干脆住在医院。"小徐摩挲着锦旗,脸上在笑,眼睛却是红的。

微信图片_20250320141738

四、血色警钟长鸣

"这面锦旗不该只属于我,它是所有慢性病患者的警示碑。"雷永生医生在接收锦旗时的话发人深省。数据显示,我国慢性肾病患者超1.2亿,其中20-30%由不健康生活方式诱发。小徐的经历撕开了当代青年"朋克养生"的残酷真相:那些深夜的外卖订单、成堆的空饮料瓶、凌晨三点的手机蓝光,都在悄悄透支着生命账户。

如今的小徐身体虽然有所好转,但仍旧需要换肾才能恢复健康。

后记

在医疗器械的嗡鸣声中,一场关于生命敬畏的救赎悄然完成。雷医生办公室的锦旗旁,放着一本《慢性肾病饮食指南》。当白衣天使的仁心遇见患者的觉醒,或许这就是医患关系最美好的模样:不仅是治愈疾病,更是点燃重生的火种。

医生简介

雷永生 肾内科 主治医师

硕士研究生,有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在国家级医学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从事肾病、风湿免疫及血液净化专业临床工作20余年。

擅长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泌尿系感染、高血压性肾病、痛风性肾病、小血管炎肾损伤、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干燥综合征,痛风等疾病诊治和各种血液净化技术操作。